第一屆碳中和與綠色水產發展論壇(FCNAS)第二輪通知 |
出處:聯鯤生物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21-09-28 14:37:00 |
 
2020年9月22日,中國向世界莊嚴承諾“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
2021年3月5日,“雙碳”目標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上海鳴鑼開市;
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盡快出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
……
這一系列緊鑼密鼓的大動作既充分體現了“雙碳”目標作為國家新戰略的重要性,更彰顯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使命擔當!實現“雙碳”目標將深刻影響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各行各業都要快速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并推進這一時代大變革!
民以食為天!在眾多食物生產細分領域中,水產業是目前全球增長最快的版塊之一,中國水產更是為人們提供了高達20%的動物蛋白,也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如今,在全球高度關注碳排放的大背景下,占全球水產總量近70%的中國水產業將迎來千載難逢的歷史發展機遇!
一方面,水產養殖的碳排放量遠低于其他陸生動物蛋白的生產方式;另一方面,水產養殖本身還具備捕碳、儲碳的獨特“碳匯”功能,“碳匯漁業”已被驗證是一種典型的負碳經濟模式!2018年我國通過海淡水養殖合計從水體移除了350萬噸碳,相當于義務造林150萬公頃!“雙碳”戰略的實施必將加快綠色水產的發展步伐!
世界水產看中國,中國水產看廣東!
2021年11月7~8日,由中國漁業協會、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和廣東聯鯤集團聯合主辦的全球首屆“碳中和與綠色水產發展論壇(FCNAS)”將在廣東珠海舉辦,我們誠摯邀請廣大產學研領域的同仁齊聚珠海、共襄盛舉,積極探討水產業的低碳綠色發展新模式!
中國珠海,只等您來! 
 會議日程 

 報告簡介 

報告簡介: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是實現碳中和,實現碳中和的基本途徑包括“減排”(減少向大氣中排放CO2)和“增匯”(增加對大氣中CO2的吸收)。我國作為碳排放大國,應在盡可能減排的同時實現增匯,即研發負排放的方法與途徑,這是實現碳中和的必由之路,應強調主動作為。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躍碳庫,有著巨大的碳匯潛力和負排放研發前景。我國的海洋碳匯理論研究已走在國際前沿,并推動了科學與政策的連接。當前,應從頂層設計、及時布局,對外引領國際大科學計劃,對內結合國情大力研發海洋負排放技術,打造負排放生態工程;建立海洋碳匯標準體系,并通過大科學計劃將其推向世界,占領國際制高點,為實現碳中和宏偉目標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報告簡介:中國水產養殖的成功和其對全球食物安全的貢獻已引起世界的廣泛關注,因為它不僅為中國提供了三分之一的動物蛋白來源,其產量和產值也占全世界水產養殖的60%左右。至今,水產養殖被認為是效率最高的食物生產產業,也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農業生產方式。然而,水產養殖產生的廢棄物對自身生產系統、產品質量和周邊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已成為制約其可持續性的難題。隨著生態文明理念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水產養殖更是面臨資源限制、環境壓力和安全隱患三大挑戰。針對這些難題和挑戰,近十年來已創新發明了一系列技術和措施,尤其是技術創新和可持續戰略之間的耦合開拓出許多可行和有效的水產養殖模式,從而創立了更清潔的水產養殖范式,架起了水產養殖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橋梁。本報告將概述這些創新技術以及這些技術在支撐清潔水產養殖通向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報告簡介:水產養殖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調整我國農業產業結構、振興地方經濟、增加漁(農)民收入的重要產業。本報告將在回顧總結我國水產養殖發展歷史的基礎上,客觀評價水產養殖產業現狀和競爭力的本質,探討今后一個時期綠色發展的總體目標、基本原則、科技創新的主要內容,提出參與并引領世界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工作框架。

報告簡介:水產養殖被認為是可以減少碳排放的重要產業,碳中和理念對水產飼料的使用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報告將從碳中和角度,探討品種選育、原料選擇、飼料配方、加工工藝、投喂技術等方面如何提高飼料利用率和減少碳排放。此外,池塘養殖模式下營養素再利用及補充營養技術可較大地減少飼料投入,提高水體的碳移出,減低養殖的碳足跡。

報告簡介:據預測,到2100年全球人口規模將接近100億,這意味著全球需要生產更多的食物才能保證100億人口的生存。在碳中和背景下,既要保證更多的食物供應,又要持續不斷地降低碳排放,這對食品供應鏈中的養殖和加工端來說,既是難得的機遇,也會面臨很多挑戰。本報告將從水產食品企業的角度去剖析碳中和背景下水產食品行業的機遇和挑戰。

報告簡介:作為生鮮電商零售巨頭,盒馬鮮生依托阿里巴巴平臺,積累了較為全面的水產品零售消費大數據,基于對這些數據的深度分析,能全面了解國內水產品的消費傾向及趨勢。這對于引導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指導價值鏈創造關鍵環節的水產飼料企業戰略調整和產品結構優化具有重要意義!

報告簡介:古人云:藥食同源!痘茨献印ば迍沼枴贩Q:“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笨梢娚褶r時代藥與食不分。水產品作為人類食物重要的動物蛋白來源,不僅有益于健康長壽,還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其與人類健康的具體作用機理是什么?本報告將從臨床醫學和營養的角度闡述水產品與人類健康的關系!

報告簡介:SeaFurther™是嘉吉水產可持續性發展項目,通過此項目,嘉吉致力于減少其客戶在水產養殖活動中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嘉吉團隊及其合作伙伴們,共同打造了一條從源頭到終端消費者的可持續發展價值鏈,這需要企業內部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協作性。目前嘉吉的水產可持續項目已涵蓋三文魚、蝦、羅非魚和鱷魚等多個品種。

報告簡介:報告開篇從地球暖化成因及造成問題說起,結合世界糧農組織報告,分析畜牧業造成的碳排放占整體排放的14.5%是如何產生的。畜牧業減碳潛力巨大,該如何通過環保配方、飼料過程、糞尿處理達到減碳目的?安佑低碳研究所將分享在減碳方面的最新研究及成果,以期給水產行業一定的借鑒啟發,愿畜牧水產業在生產過程中減碳,成為中國減碳楷模!

報告簡介:受新冠疫情和非洲豬瘟雙重影響,中國肉類和水產品消費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國家對水產投入品的強力規范,以及養殖環境調控的高度重視,各種科技型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將會有更多的應用場景。技術創新與服務體系的建設能力,也會是未來水產頭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加上金融資本與科技的助力,都會助力水產行業的蓬勃發展。

報告簡介:隨著養殖密度的提升、養殖環境的惡化,水質調控和病害防控決定了養殖成功與否,健康、高效、綠色的養殖模式將成為未來養殖的主旋律。南山總結推廣健康高效養殖模式,用內外兼修手段構建水體生態系統,以菌抑菌、以菌轉氮、以氮肥藻、以藻補魚,菌、藻、魚和諧共生;豐富套養魚類,充分利用水體空間,高產少發病,促進現代漁業綠色健康發展。

報告簡介:可持續發展漁業既要考慮當前利益,滿足人民生活需要,又要考慮保護資源多樣性,永續利用;既要考慮對漁業生態系統的產出索取,增產增收,又要考慮對漁業生態環境的保護,發展生態漁業。碳中和背景下,可持續漁業發展將面臨哪些挑戰?報告嘉賓將現場分享在漁業領域發展的實踐與探索,以及下一步工作和應對方案。

報告簡介:極飛科技智慧農業技術與產品服務了超931萬農戶、42個國家和地區。通過智慧農業系統的智能精準作業,直接增加作物產量498萬噸,節省30%的農藥和90%的植保用水。自主研發并集成了無人機和無人車技術、農業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等,形成了發源于中國、集成于中國的智慧農業軟硬件系統,促進了中國智慧農業軟硬件的高質量發展。極飛科技在種植業的成功經驗對于水產行業的數字化革新具有極好的借鑒和啟發!

報告簡介:農業是繼電力和工業之后最大碳排放產業。作為大農業領域的一個細分行業,水產養殖碳排放還未得到充分研究。報告將回顧微藻生物技術在水產養殖中應用進展和存在問題,重點講述微藻如何降低養殖水體碳排放和增加微生物餌料供應。微藻油脂蛋白在人工配合飼料中的應用和藻-菌驅動的尾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將是實現水產養殖綠色發展和碳中和的有效途徑。

報告簡介:生態文明建設時代背景下,水產養殖尾水排放與水環境治理的矛盾益發凸顯,因地制宜探索低碳減排技術成為水產養殖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報告從技術、模式和運維機制等方面,介紹了全國近年取得的進展;同時闡述了尾水排放治理與碳中和的關系,提出了尾水減排過程中濾食性水產養殖品種的碳匯作用,并指出漁光互補、漁農耦合碳中和尾水減排模式的前景。

報告簡介:無抗時代倒逼水產動保綠色發展,水產動保從研發到生產、流通更要注重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碳中和背景下,對水產動保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為投入品主力軍的動保產品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水產品的品質與安全。本報告將主要介紹綠色漁藥的最新研發成果及生態防病的相關技術,同時探討動保在碳中和及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報告簡介:碳中和背景下,水產產業鏈也已經開啟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在飼料加工行業實現碳中和的進程中,節能減排、能源替代、再生資源、生態碳匯等是重要實現路徑。精益生產和智能制造作為進程中的重要指導思想,將極大地促使價值重估、推動技術創新,繼而推動飼料加工行業乃至整個水產產業鏈從資源依賴型走向技術依賴型。

報告簡介:中美貿易戰、非洲豬瘟、新冠疫情、碳排放……這些國際政治經濟大事頻繁發生,正深刻影響著中國乃至全球動物蛋白質供應格局和發展趨勢。目前我國動物蛋白80%依賴于豬禽牛羊等陸生動物生產與供應,存在極大隱患!在此背景下,加大水產品供應,大力推動水產飼料企業產品升級和經營轉型,積極推進和實施功能料、發酵料、動保產品一體化的營養動保新方案,對于實現安全、高效、經濟、環保的綠色水產發展新模式意義重大!

報告簡介:水產飼料依靠配方技術改進已很難再有大的效益提升,在降本增效的持續壓力驅動下,未吸收的飼料成分(糞便及排泄物)在水體的再消化與循環利用將發揮出巨大潛力!2019年,聯鯤集團首次在水產行業提出“營養動!苯】叼B殖理念,經過深入的研發探索與應用實踐,總結出“一魚一料一動!钡挠行涞胤桨,在碳中和的歷史大背景下必將引領行業快速轉型!
 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
中國漁業協會
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
廣東聯鯤集團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廣東水產學會
廣州市聯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指導單位: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
支持單位: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亞太水產養殖中心網(NACA)
珠海市科學技術協會
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
協辦單位: 豐尚農牧裝備有限公司
大北農水產科技集團
Phileo-樂斯福動物營養與健康事業部
江蘇長壽集團南山飼料有限公司
獨家晚宴冠名: 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
鉆石贊助單位: 上海沃迪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大峰收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廣州市科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廣州市魚來魚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市聯牧蛋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沃曼(廣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鉑金贊助單位: 杭州千島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梁氏水產種業有限公司
鄭州普羅動物藥業有限公司
廈門君和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埃特亞(廣州)飼料添加劑有限公司
青島峰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杭州康德權飼料有限公司
福建達邦蛋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武漢多寶益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廣州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浩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戰略合作媒體: 水產前沿    農財寶典
支持媒體: 騰氏水產    中國水產養殖網    漁歌文化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    飼料行業信息網
豬場動力網    豬易網
Water Biology and Security
AQUA CULTURE Asia Pacific
International AquaFeed
Aquafeed.com
 報名方式
 (本文已被瀏覽 7925 次) |
|
|
|
文章分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