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鯽魚如何高效養殖?模式管理缺一不可! [閱讀率:6920] | 10-15 |
文 | 圖 成都海大 韋寧四川地區是全國主要的鯉魚鯽魚養殖區之一,粗略估計,其養殖面積約10萬畝,主要集中在樂山、眉山(仁壽)、德陽、自貢、涼山等區域。但是隨著養殖環境日益惡化,養殖密度逐年增高,用料檔次逐步提升,病害和養殖問題也逐漸增多,鯉魚鯽魚養殖安全性不容樂觀。[imG]upload/article/a2021101516581268.jpg[/imG]川渝地區鯉魚鯽魚養殖常見痛點▲影響養殖痛點主要有以下因素1.養殖后期氨氮亞鹽持續超標。2.用料檔次偏高造成的肝膽問題。3.魚病問題,包括鯉魚鯽魚的孢子蟲病,病毒性疾。庺~急性爛鰓、鯽魚鰓出血)。這些痛點均嚴重影響了養殖安全性,甚至會嚴 [查看詳情] |
論文解讀-嗜水氣單胞菌感染對鯉魚氧化應激、非特異性免疫、自 [閱讀率:5217] | 04-06 |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發表在DCI上的文章——《嗜水氣單胞菌感染對鯉魚氧化應激、非特異性免疫、自噬和凋亡的影響》,實驗設計以及行文較為基礎,對于新手研究生具有借鑒意義。[imG]upload/article/a2020040622535431.png[/imG]嗜水氣單胞菌是淡水養殖中最常見的致病菌之一,嗜水氣單胞菌屬于革蘭氏陰性兼性厭氧菌,在自然生態系統(如淡水河流和沿海地區)以及自來水中普遍存在,該菌產生的毒素具有溶血性、細胞毒性及腸致病性,可引起鰻鱺的赤鰭病、鯉和金魚豎鱗病、鰱和鳙的打印病、青魚草魚的細菌性腸炎,還可導致魚類的敗血癥。這項研究中,通過酶活性測定、qPCR和WB技術探究了由嗜 [查看詳情] |
【淡水魚專題】東北地區融冰期養殖魚塘常見以下問題,怎么辦? [閱讀率:4764] | 03-19 |
冬去春來,隨著氣溫的回升,養殖池塘的冰層逐漸融化,每一年在融冰階段池塘常見一些水質和魚類病害問題,影響養殖的效益。筆者對遼中地區淡水魚養殖池塘在融冰期的一些常見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方法進行總結,供養殖戶朋友們借鑒。一、融冰期常見水質問題及處理1、倒藻引起的養殖魚類上浮死亡近幾年由于氣候變化,冬季溫度都比較高,降雪量減少,使得池塘冰下的水溫也變化異常,養殖池塘越冬后,尤其是融冰期間,容易出現一系列問題。由于夏季投喂量較大,過多的殘餌糞便堆積在塘底,經過一整個冬天的發酵,很容易出現“翻底”現象,直接導致池塘出現倒藻,經常伴隨氨氮升高、輪蟲大量繁殖,甚至池塘邊緣的冰提前解凍,養殖魚類上浮,嚴重的會出現 [查看詳情] |
春季北方鯉魚池塘管理技術要點 [閱讀率:7136] | 02-11 |
北方地區是鯉魚養殖主產區,主要包括河北、天津、河南、陜西、山西、寧夏及我國的東北三省。養殖模式多數為精養高產魚塘,且大多數養殖區域為春季一次性放苗,少數是經過上年越冬的二齡成魚。目前由于水體載魚量逐年增加,池塘負荷加大,老化情況愈發嚴重,加之池塘管理水平未得到提升使北方鯉魚池塘在春季經常性大規模病害爆發甚至大批死魚現象,往往給養殖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2020年形勢更加嚴峻,肺炎疫情蔓延,年前魚價低迷,年后售魚通路受阻,造成大量成魚存塘。因此春季鯉魚池塘的管理必須引起重視。一、無魚池塘,徹底清塘,減少病原體傳播池塘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魚類的生長和健康,因此在投放魚苗前一定要做好清塘工作。通常 [查看詳情] |
鯉魚鯽魚的皰疹病毒如何預防? [閱讀率:10360] | 11-18 |
這幾天四川的水溫都還在15度以上,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有一波只死鯉、鯽魚的現象。前年和去年,連續兩年都遇到不少這樣的案例。記得上前年,宜賓的一養殖戶,記得沒錯的話應該是網箱養殖,當時損失特別大(后附視頻)。對于只死鯉魚或是鯽魚的情況,根據以前的經驗,更多的還是考慮病毒引起。對于病毒的治療,最開始沒有經驗,按書上和一些專家講的,一旦發生病毒,由于病毒顆粒很小,是在細胞內,所以很多藥物很難進入細胞內,所以治療起來就很困難。就像一些人所說的,這魚治不好,就是病毒引起的。但實際上,經過一兩年的摸索,對于病毒,是可預防的。一旦發病,只要用藥得當,大多數用藥還是有效的。這分享一些我們治好的案例:前年,自貢一 [查看詳情] |
鯉魚養殖最早可追溯到8000年前(新時期時代) [閱讀率:11351] | 10-15 |
近期一項研究發現,河南省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嘉湖遺址出土的魚骨,比較骨骼體長分布與同時期物種組成比,以及從東亞地區目前水產養殖中獲得的發現,研究人員表示人類養殖鯉魚時間可追溯到公元前6200-5700年的嘉湖鯉魚養殖的證據。[imG]upload/article/a2019101523204547.jpg[/imG]《石經》是目前保存下來的最古老的中國古代詩歌集,其中提到鯉魚是在公元前1140年左右在池塘中飼養的,歷史記載時間最早到公元前一千年前,鯉魚是在東亞的人工池塘和稻田中飼養的。但是我國稻田種植技術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五千年,日本庫薩圖比瓦湖博物館,德國耶拿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 [查看詳情] |
西北地區養殖戶能7-8月出鯉魚?這些措施要牢記! [閱讀率:17003] | 05-23 |
寧夏是西北地區鯉魚養殖的集中區域,大部分養殖戶養殖周期過長,往往到9月份魚種才達到上市規格,已經錯過了最佳上市時機,一部分養殖戶選擇低價出售,另一部分養殖戶選擇承擔很大風險越冬后來年出售,造成當地養殖戶養殖效益差,養殖積極性逐年降低。針對上述情況可采納以下建議,在7-8月行情好時賣熱水魚,提升養殖效益![imG]upload/article/a2019052323190616.jpg[/imG]1、選好料選擇優質飼料、縮短養殖周期,充分保障魚體生長營養需求,確保在7-8月出售熱水魚時,動網魚體不發紅及魚體規格能夠達到上市要求,改變以往9-11月份賣魚習慣。2、控制投喂量今年開春到五月份天氣不 [查看詳情] |
【淡水魚專題】鯉浮腫病的流行特點及防控措施 [閱讀率:23221] | 04-22 |
鯉浮腫。↘oi sleepy disease,KSD)是一種由鯉浮腫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引起鯉科魚類死亡的病毒性傳染病,該病最早于1970年在日本養殖的錦鯉上發現并報道。近年主要在德國、法國、英國、荷蘭、捷克、奧地利、土耳其等歐洲國家及印度流行,并給當地的鯉魚養殖造成巨大危害。我國最早由徐立蒲等于2016年在北京順義一錦鯉養殖場患病錦鯉上發現并報道。2018年,筆者對我國鯉魚和錦鯉主要養殖區域鯉魚浮腫病發病情況和流行特點進行了調查,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防控措施,現總結匯報如下:1、鯉浮腫病毒是鯉魚浮腫病的病原 鯉浮腫。↘oi sleepy disease,KSD [查看詳情] |
口服干酪乳桿菌flaB蛋白重組疫苗可增強鯉魚對維氏氣單胞菌 [閱讀率:22723] | 04-07 |
FSI,口服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flaB蛋白重組疫苗可增強鯉魚對維氏氣單胞菌免疫能力喻大鵬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FISH SHELLFISH IMMUNOLOGY的文章:口服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flaB蛋白重組疫苗可增強鯉魚對維氏氣單胞菌免疫能力,引用信息如下doi.org/10.1016/j.fsi.2019.01.032[imG]upload/article/a2019040721342982.jpg[/imG]維氏氣單胞菌(Aeromonas veronii)隸屬于氣單胞菌屬,是一種典型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具有高 [查看詳情] |
春季水溫升高,謹防鯉魚皰疹病毒 [閱讀率:19357] | 03-26 |
前些年養殖鯉魚的人數很多,且產量高,效益也比較好?汕皫啄觊_始,鯉魚的市場行情開始變差,一直持續了兩三年,去年到今年來看,鯉魚的行情,有所好轉,所以養殖鯉魚,成了不少養殖戶的選擇。雖然鯉魚病害不多,可有一種病,卻是鯉魚養殖不得不防的,否則,一旦發生皰疹病毒病,死亡率極高,真可用“一夜回到解放前”來形容 。前幾天,我們就接診了一家養殖戶,其病魚的情況,我把圖片放在后面,供大家對比。這種病易發在水溫13-29攝氏度,最適水溫在15-25度,晚春及初夏是其高發季節,另一個高發期在梅雨季節和秋季,兩齡以下魚容易發病,而兩齡以上不易發病。這種病具有傳染性,可通過水、盛裝魚的設備進行傳染,傳染的對象是鯉 [查看詳情] |
為何魚塘里只是鯉草魚浮頭,花白鰱卻不浮頭 [閱讀率:28685] | 11-15 |
這個月的7日就已立冬,在四川明顯可以感到冬天的來臨,水溫也在急劇下降,每每隨著水溫的急劇變化,無論是夏秋,還是秋冬季節交替,都會由于溫度的變化而帶來一些問題,比如最近局部的幾場冬雨,有些地方就出現了諸如底層魚浮頭的問題。[imG]upload/article/a2018111514352363.jpg[/imG]為什么底層魚浮頭,反而花白鰱不浮頭。有些池塘安裝有溶氧控制儀的養殖戶,就可以從溶氧監測儀上看到,水體中溶氧是充足的。所以此時的浮頭,顯然不是因為溶氧。那是什么原因呢?底質。特別是對于一些急于想在入冬前想把塘里的魚養大的養殖戶來說,往往存在過量投喂,沒有注意到隨著水溫的降低,魚腸道內的 [查看詳情] |
垂釣塘里只死鯉魚,成都周邊接連發生,這是為什么? [閱讀率:31754] | 10-08 |
國慶放假,也就沒有在外奔波,我也搞上了自己的愛好釣魚,可在釣魚塘邊,我發現了許多問題,其中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釣魚塘老板放下去的魚,同一批魚,就只死鯉魚,讓釣魚塘老板苦不堪言。有時看到到魚稀了,影響吃口,想放一批魚下去,可一放反而更不好釣,還天天撈死魚,眼看來釣魚的人是越來越少,場地租金又高,釣魚塘老板很是期待解決當下的問題,而且這種情況,還不止一家,除了我親臨現場檢查的,還有好幾家釣魚塘向我反應有這種現象。[imG]upload/article/a2018100811462446.jpg[/imG]當通過檢查,發現有車輪蟲,但量不是很多,在400位的視野下,不足10個,所以基本上不考 [查看詳情] |
池塘養殖鯉魚死亡,檢出鯉浮腫病毒 [閱讀率:31515] | 09-13 |
四川省德陽市金山鎮一草魚、鯽魚、鯉魚混養池塘,水面15畝,平均水深1.6米,配備1臺1.5kW的增氧機(見圖1)。草魚和鯽魚是2017年放的苗,2018年8月草魚平均規格2斤/尾,鯽魚0.5斤/尾,已經出售草魚10000斤,鯽魚4000斤。2018年6月底放鯉魚1000尾,到8月份規格已達0.5斤/尾。 2018年7月底,該地區下暴雨,池塘進水較多,水溫下降,下雨期間池塘水溫28℃左右。 8月4日,該養殖池塘出現死魚,當日死鯉魚5尾。 8月5日,死鯉魚70尾,養殖戶從塘邊撈起趴邊的魚,問診當地利洋水產藥店。觀察病魚眼睛凹陷,體表粘液增多(見圖2)。解剖見病 [查看詳情] |
養殖魚鯉蠢目絳蟲防治案例分析 [閱讀率:32716] | 08-15 |
[imG]upload/article/a2018081516503190.jpg[/imG]一、魚類鯉蠢目絳蟲概況1、魚類鯉蠢目絳蟲簡介鯉蠢目絳蟲隸屬于扁形動物門絳蟲綱,是全球淡水魚腸道內都會寄生的一種蠕蟲。已有報道證實,最初的絳蟲種屬關系研究是以鯉蠢目絳蟲為探索對象。目前為止,國內發現的鯉蠢目絳蟲大都分布在我國東北、中部及東南地區,其中包括黑龍江、長江流域以及臺灣海峽水域等,而在我國的西北地區特別是新疆關于鯉蠢目絳蟲的研究報道較少。[imG]upload/article/2018081516503565.jpg[/imG]2、魚類鯉蠢目絳蟲病的防治(1)池塘消毒:關于魚類寄生蟲病的發生, [查看詳情] |
水質不良與車輪蟲病致鯉魚死亡一例 [閱讀率:37355] | 05-28 |
廣西貴港市覃塘區楊老板有一魚塘面積20畝,平均水深1.5米,配備三相1.5kw葉輪式增氧機三臺,主養鯉魚,套養花鰱、白鰱。2018年5月12日上午,楊老板只取了魚塘水樣到豫翔水產店面進行水質檢測。氨氮、PH值和亞硝酸鹽含量均在正常范圍內,但水樣較濃稠。楊老板說:“這幾天每天都有幾十條鯉魚種死亡,根本停不下來!币蛭慈〔◆~樣,無法進行檢查、分析與判斷具體情況,隨后豫翔水產技術員同楊老板到魚塘進行更詳細的檢查。到塘巡視一周,魚塘水色濃綠,發黑,有油膜,水體環境惡劣。撈取兩尾浮于水面的小鯉魚進行檢查,外觀體表無明顯癥狀,鰓絲充血,鏡檢沒未見寄生蟲;剖檢內臟未發現異常。[imG]upload/artic [查看詳情] |
鯉魚病毒病襲來,魚體免疫力強才是防病王道 [閱讀率:39452] | 05-15 |
文 | 圖 天津海大 高正勇1、鯉魚病毒性疾病目前報道的鯉魚病毒性疾病主要有四種:鯉魚痘瘡病、鯉春病毒血癥、錦鯉皰疹病毒病、鯉浮腫病。鯉魚痘瘡病的病原為皰疹病毒Ⅰ型,主要引起鯉魚幼魚的發;鯉春病毒血癥的病原為鯉春病毒血癥病毒,主要引起錦鯉的發;錦鯉皰疹病毒。↘HVD)的病原為皰疹病毒Ⅲ型(又稱魚間質性腎炎及鰓壞死病毒(CNGV)),主要導致鯉魚、錦鯉的暴發性死亡; 鯉浮腫。–EVD)的病原為鯉魚浮腫病毒(CEV),2016年在國內首次報道,也可以導致鯉魚、錦鯉的暴發性死亡。近年來,導致華北鯉魚暴發性死亡最主要的病毒性疾病是KHVD和CEVD。2、錦鯉皰疹病毒。↘HVD)2.1 [查看詳情] |
養殖戶如何防治鯉魚急性爛鰓病肆虐? [閱讀率:30256] | 05-01 |
認識鯉魚急性爛鰓病近年來,鯉魚急性爛鰓病已成為困擾我國北方地區鯉魚養殖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可以說養殖戶達到“談鰓色變”的程度,養殖戶都存在僥幸的心理養殖,祈禱不發病。鯉魚急性爛鰓病具有爆發速度快、死亡率高、很難治療等特點,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鯉魚價格持續走低,一旦發病,養殖戶沒有利潤,少則虧損幾千元,多則幾萬、幾十萬元。自2012年該病僅在河南的中牟和開封、河北和天津部分地區等個別地區爆發,到2014年該病發病范圍進一步擴大到山東、山西、陜西、吉林及哈爾濱等地。2017年該病的發病范圍仍在擴展,幾乎所有鯉魚養殖區域都有發病。一般而言,每年的4-7月份和9-10月份是鯉魚急性爛鰓病的主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鏡鯉化冰期鯉浮腫病毒病 [閱讀率:27849] | 04-20 |
遼寧沈陽市遼中區周徐村一德國鏡鯉養殖池塘,面積12畝,平均水深1.4m,3臺3.0kW的增氧機。2017年7月19日投放4萬尾鏡鯉魚苗,平均規格1.25兩/尾,彭澤鯽2萬尾,平均規格0.44兩/尾,投放花鰱1950尾,平均規格3斤/尾,投放白鰱3700尾,平均規格1.3斤/尾。 2018年2月23日,上店檢測水質指標,溶解氧偏高(19.3mg/L),建議加開增氧機,少量注入新水。 2月25日由于增氧機漏電,導致一部分魚死亡,隨后將死魚清理。 2月28日,開始出現死魚,死魚貼在冰面下,鏡鯉平均規格7兩/尾,此時池塘封冰尚未完全解凍,水溫2.5℃。 [查看詳情] |
鯉魚的這個新病害,你了解嗎? [閱讀率:28303] | 04-14 |
鯉魚,作為我國常養魚類,對其疾病的研究較為深入和廣泛。常見的鯉魚疾病有白皮病、鰓霉病、赤皮病、癤瘡病、細菌性腸炎、豎鱗病、白頭白咀病、細菌性爛腮、水霉病、氣泡病。大家對這些疾病及其防治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墒墙陙,全球出現了一種新的鯉魚病情——鯉浮腫病。該疾病在上世紀70年代首次在日本被報道,隨后在英國、德國、奧地利等歐洲國家相繼出現,2016年在我國首次確診。[imG]upload/article/a2018041422230777.jpg[/imG]患鯉浮腫病的錦鯉腮絲那么,鯉浮腫病的病癥是怎樣的呢?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錦鯉皰疹病毒病,臨床癥狀表現為爛腮、眼凹陷、皮膚損害,發病死亡率高。鯉 [查看詳情] |
高工大講堂 | 華北鯉魚養殖,這個時間點出魚盈利最大! [閱讀率:28665] | 04-04 |
文 | 圖 天津海大 高正勇鯉魚是我國分布范圍最廣,養殖歷史最悠久的淡水魚養殖品種。由于鯉魚具有耐寒、耐堿、耐低氧、病害少的特點,使其成為北方地區主要的養殖品種。然而近年來,鯉魚消費市場萎縮,商品魚價格始終在養殖成本邊緣徘徊,再加上病害肆虐,一度讓鯉魚養殖業陷入困境。1、華北傳統養殖模式分析華北鯉魚傳統養殖模式是春放秋捕模式,一般3-4月份放苗,4月下旬開始投喂,待魚體規格達到2.2斤/尾時開始上市,上市時間從當年的9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產卵之前)。部分大水面放養密度低,一般8月中下旬長成。但是,大水面水淺不能越冬,從長成至越冬前賣完。春秋秋捕模式,一年養一批魚,養殖周期長。春放秋捕模式在 [查看詳情] |
鹽度過高導致鯉魚游塘、少量死亡 [閱讀率:28618] | 12-07 |
江蘇連云港羅陽一鯉魚養殖池塘,面積15畝,水深1米左右,安裝4臺3kW葉輪式增氧機(圖1),2017年11月初清塘賣魚后,注滿井水。11月21日,從另一口塘轉入大約6500尾規格為0.35-0.5公斤/尾的鯉魚計劃繼續養殖,放魚時未作消毒等其它處理,鯉魚在原來池塘一直很健康。 11月22日,發現少數魚靠邊(圖2),當日死亡11尾。 11月23日,魚還是有靠邊,塘主帶魚到鄰近其它藥店檢查,僅發現魚鰓發紅,未見其它異常,外用聚維酮碘消毒,當天死亡15尾。 11月24日,繼續注井水,但魚沒有頂水的現象,使用某解毒藥物(不知廠家和有效成分)6瓶,還是有少量魚靠邊, [查看詳情] |
新品種:“建鯉2號”品種育種過程及試養效果 [閱讀率:27278] | 11-14 |
建鯉自1996年選育成功,到目前在各地區廣泛養殖已經有20多年,雖然建鯉遺傳性狀比較穩定,但在大規模推廣養殖和育種過程中,由于各地區保種、選育水平的差異,難免出現種質退化的現象,如生長減慢、規格整齊度差、起捕率低等問題。為了保持和提高建鯉優良的經濟性狀和遺傳穩定性,從2009年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應用分子標記技術,結合傳統選育方法,對建鯉進行繼續選育。經過8年選育,獲得了分子改良建鯉新品系——“建鯉2號”。一、“建鯉2號”育種過程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保存的建鯉為親本來源,2009年按傳統選育模式選擇生長、體型和體色好的建鯉親魚繁殖后代,構建了多個不同家系,獲 [查看詳情] |
降溫后越冬鯉魚種發生鯉浮腫病 [閱讀率:23323] | 11-09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某養殖場一口鏡鯉魚種精養池塘,面積20畝。2017年10月初存塘規格為200-250克的鯉魚種約7.5萬尾,100-200克的花白鰱魚種約1.5萬尾。10月初水溫下降,已經停止投喂,準備越冬。 10月1日,水溫12℃,發現有鯉魚種在上風口避風處水面下浮起、聚堆、停滯,但沒有死亡。 10月8-10日之后每天有2-3尾鏡鯉魚種死亡。 10月11日,拉網銷 售花白鰱秋片魚種。之后死亡量上升,每天死亡10-20尾。有較多鯉魚種在塘邊浮起、漫游,人去即游走(圖1)。 觀察多數病魚體表無明顯異常,少數病魚體表局部粘液增多呈白膜狀;多數病魚眼 [查看詳情] |
九月份塘口專死鯉魚的養殖戶請注意了 [閱讀率:24141] | 09-28 |
這幾年的5月、6月以及現在的9月,我都接到不少專死鯉魚的電話,自貢年年都有發現,今年數宜賓一家網箱養殖的死亡率比較大。為什么這個病七八月份又少見呢,其原因就在水溫上,據初步查明,這是由錦鯉皰疹病毒(KHVD)或是鯉浮腫病毒(CEVD)引起的,發病水溫20-29度,當水溫超過29,則很少發病,當水溫從超過29度又回落到29度以內,則又會發病。一旦暴發這個病的養殖戶,魚的死亡率大都會超過10%,嚴重的可達100%死亡,如果用藥不當,則死亡率會很大。[imG]upload/article/a2017092811023327.jpg[/imG]過去遇到這個病時,大都認為是錦鯉皰疹病毒,但有時候經地PCR [查看詳情] |
(值得收藏)全國主要養殖的十個鯉魚新品種大全 [閱讀率:30434] | 09-14 |
鯉也稱鯉拐子、鯉魚。雜食性,成魚喜食螺、蚌、蜆等軟體動物,仔鯉攝食輪蟲、枝角類等浮游生物,體長15毫米以上個體,改食寡毛類和水生昆蟲等。鯉是我國育成新品種最多的魚類,如豐鯉、荷元鯉、建鯉、松浦鏡鯉、湘云鯉、豫選黃河鯉魚、烏克蘭鱗鯉、松荷鯉等。2015年全國鯉魚養殖產量為335萬噸,占大宗淡水魚產量的15.9%,位居第四。主要養殖區域在山東、遼寧、河南等省。本文總結了鯉魚主要養殖新品種,供養殖者參考。建鯉建鯉(圖1)是以荷包紅鯉和元江鯉雜交組合的后代作為育種的基礎群,選育出F4長型品系鯉魚,F4長型品系與兩個原始親本相同、選擇指標一致的雌核發育系相結合,并進行橫交固定的子一代鯉魚品種。建鯉經過6 [查看詳情] |
一例福瑞鯉急性爛鰓病發病案例及治療 [閱讀率:19538] | 08-15 |
作者:甘肅永靖縣農牧局 蘇玲,魁海剛摘要:福瑞鯉是永靖縣依托國家大宗淡水魚類產業技術體系白銀綜合試驗站引進并大力推廣的養殖新品種,在養殖過程中急性爛鰓病時常發生,給養殖戶造成了經濟損失。本文通過發生在試驗示范點的案例分析了該病發生的原因,提出了治療措施和預防措施,給養殖戶提供參考。關鍵詞:福瑞鯉;急性爛鰓;發病原因;治療措施鯉魚急性爛鰓病是鯉魚常見的多發病,池塘老舊、水質變壞、藥物使用不當和投飼不合理是引起鯉魚急性爛鰓病的原因。此病在我國北方地區5~9月的高溫時期容易流行,流行水溫在25~37℃,發病率高達50%~80%,發病鯉魚的死亡率可高達60%~100%。在夏季高溫天氣下,病魚的死亡 [查看詳情] |
魚塘反底引起鯉魚草魚不明原因中毒死亡,養殖戶怎么急救? [閱讀率:33628] | 08-09 |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石排農場莫老板,有一魚塘水面38畝,平均水深1.7米,配備1.5KW增氧機4臺,主養鯉魚,混養草魚、鰱魚、鳙魚。 2017年8月4日晚上九點半左右,豫翔水產的技術員突然接到莫老板的電話,他說現在魚浮頭、游邊、打開4臺增氧機也不見魚靠近增氧機,已經開始有鯉魚死亡了。掛掉電話后,豫翔水產技術員立即帶上神農解毒安、固粒氧和檢查的工具趕往莫老板魚塘。到達莫老板的魚塘看見他正在組裝一臺增氧機,準備往塘中多加一臺增氧機。隨后,技術員拿手電筒巡塘一周,發現有大量的鯉魚、少量的草魚浮頭、游邊,有少量的鯉魚也開始死亡了。但未沒有發現鰱魚、鳙魚、野雜魚出現浮頭、游邊的現象。技術員對水 [查看詳情] |
鯉魚細菌性鰾炎病及其防治 [閱讀率:19418] | 08-05 |
鯉魚鰾炎病是北方池塘養殖鯉魚的常見病,與彈狀病毒引起的鯉春病毒血癥(以前曾經稱為“鯉魚鰾炎癥”)不同,目前發生的鯉魚鰾炎病由細菌引起,內服抗菌藥物的治療方法都有效;發病水溫也不是鯉春病毒血癥的低溫期發病,而是在養殖季節溫度越高的時候越嚴重,尤其是25℃以上死亡率高;發病魚癥狀也沒有病毒病的體表嚴重出血、突眼的特征性癥狀,而是以鰾壁潰爛、水腫為主。因此目前鯉魚養殖者和魚病防治人員習慣上稱其為鯉魚細菌性鰾炎病。下面將鯉魚鰾炎病的發病癥狀、流行特點和防治方法總結介紹如下!币、鯉魚細菌性鰾炎病的癥狀發病魚體表沒有明顯異常癥狀,發病較輕的魚吃料差,投餌時池魚不像正常無病魚那樣在食臺集中攝食,而是在食 [查看詳情] |
鏡鯉體表寄生吉陶單極蟲 [閱讀率:17897] | 07-13 |
湖北省枝江市焦家湖有一10畝池塘,一臺3kW葉輪增氧機,水深2米。2016年8月投放鏡鯉寸片3萬尾(魚苗來源地不明),鯽魚寸片3萬尾,花白鰱3000尾。從投放魚苗開始就陸續出現鏡鯉死亡,癥狀都為體表長白色增生物,鯽魚、花白鰱等未出現死亡。到年底賣魚時粗略估計鏡鯉成活率在50%左右。去年年底賣魚后還剩余2000尾左右繼續養殖。 2017年6月13日,塘主在投喂時發現有幾尾鏡鯉體表長白點,打撈后到藥店檢查。鏡鯉體表有多處增生凸起,取體表增生處壓片鏡檢,初步認定為單極蟲。 送利洋研究所對增生物涂片鏡檢及組織病理切片觀察,結果增生物為孢子蟲包囊,一個個包囊緊鄰,處于不同的發育 [查看詳情] |
鯉魚皰疹病毒來襲,提高魚體免疫力是關鍵 [閱讀率:21414] | 05-29 |
1、鯉科魚皰疹病毒家族——“皰疹三兄弟”鯉科魚皰疹病毒分為鯉皰疹病毒Ⅰ型(CyHV-Ⅰ)、鯉皰疹病毒Ⅱ型(CyHV-Ⅱ)、鯉皰疹病毒Ⅲ型(CyHV-Ⅲ)三種。皰疹病毒Ⅰ型,主要引發鯉魚幼魚的痘瘡;皰疹病毒Ⅱ型主要感染金魚、鯽魚(異育銀鯽),主要引發鯽魚鰓出血的病癥;皰疹病毒Ⅲ型,也稱錦鯉皰疹病毒(KHV)、魚間質性腎炎及鰓壞死病毒(CNGV),主要引發錦鯉皰疹病毒。↘HVD),導致鯉魚、錦鯉的暴發性死亡; 2、錦鯉皰疹病毒。↘HVD)流行病學2.1流行現狀KHVD 于1997 年在德國首次被報道;2002年,印尼及我國廣東省的錦鯉發生此病,同年12月我國臺灣地區也證實錦鯉感染皰疹病毒;20 [查看詳情] |
可怕的鯉魚皰疹病毒又開始了 [閱讀率:24606] | 05-15 |
[imG]upload/article/a2017051521531436.jpg[/imG]近日,天津寶坻、武清,河北玉田開始發生鯉魚急性爛鰓,主要癥狀為:鯉魚突然大量暗浮,同時伴隨死亡,現在水溫不超過20度,所以死亡率較高溫期小,筆者處理了幾份效果顯著。此病在我國北方地區5~9月的高溫時期容易流行,流行水溫在25℃~37℃,發病率高達50%~80%,發病的鯉魚的死亡率可高達60%~100%;水溫在20℃以下時鯉魚得此病的幾率相對較小。在夏季高溫天氣下,病魚的死亡高峰期可持續1~2周,在低水溫季節,病魚呈慢性發病,病魚的死亡率相對較低,但此病持續時間長。鯉魚急性爛鰓主要威脅200克以上鯉魚 [查看詳情] |
這種“黑鯉魚”,每千克售價達70元,與草魚混養畝利潤超過七 [閱讀率:14732] | 03-23 |
[imG]upload/article/a2017032316084134.jpg[/imG]巖原鯉俗稱黑鯉魚、墨鯉、巖鯉。本文主要講述巖原鯉在池塘中的混養技術關鍵點。一、池塘條件池塘靠近水源地,水質良好,需符合水產養殖用水標準,周圍無污染源。池塘最好為長方形,面積5~10畝為宜,水深2米以上;池底平坦,泥沙適量(不少于10厘米),無雜草。放養之前應對池塘進行全面的清淤消毒,配備增氧以及給排水設備。二、魚苗放養魚苗放養前要進行清塘,一般在冬末春初放水清塘。修整池塘,魚種放養前10~15天用生石灰清塘。干塘清塘畝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帶水清塘(1米水深)畝用生石灰150~200千克。魚苗 [查看詳情] |
這種復養技術能提高鯉魚兩倍的畝產量 [閱讀率:29985] | 02-28 |
1、鯉魚復養技術的優點 目前在黑龍江省綏化地區廣泛推廣的鯉魚復養殖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技術利用了鯉魚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的特點,每年進行兩次養殖,第一年養殖商品魚,第二年進行魚種培育,與傳統的養殖方式相比,可以增加養殖產量,還可以獲得更多的魚苗,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可將產量提高2倍,每畝(1畝約為667m2)產量高達1000kg。另外,采用此項技術還可以使鯉魚提前上市,避開了秋季集中上市的時間,增加鯉魚的銷售量,從而可大幅度的增加鯉魚養殖的經濟效益,達到每畝2000元左右,提高養殖戶的積極性,為黑龍江省綏化地區水產養殖業的發展起了推進的作用。2、第一茬商品魚的養殖 放養前的準 [查看詳情] |
畝產過萬,原來全國最牛的鯉魚養殖地方是這里! [閱讀率:38334] | 12-18 |
縱觀全國鯉魚養殖業,養殖水平最牛的當然要數河南——出塘系數低至1.2,畝產過萬斤! 河南水產養殖主要集中在沿黃河兩岸,多數池塘堿性大、保水性差,而鯉魚具有適應性強、耐寒、耐堿、耐缺氧的特性,因而適宜在河南進行養殖。鯉魚養殖文化在河南早已有之,已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目前河南鯉魚養殖占全省養殖量的60%左右,其養殖方式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池塘精養,一類為池塘混養。[imG]upload/article/a2016121812015942.jpg[/imG]鯉魚池塘精養模式可概括為三種:1、二齡魚:春季3-4月份放養10尾/ [查看詳情] |
鯉魚價格持續下跌,到底還能不能養? [閱讀率:16518] | 12-15 |
鯉魚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吉祥物。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人賦予鯉魚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形成了鯉魚消費的文化基礎。但隨著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養殖、運輸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海水魚、特種魚走進內陸人的餐桌,并被不斷接受和追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鯉魚的消費市場,鯉魚市場需求逐年遞減,加上鯉魚易養、養殖規模大、產量高,導致供大于求,從而出現鯉魚價格持續下跌的狀況。[imG]upload/article/a2016121514093618.jpg[/imG]觀察2016年河南鯉魚出塘價格走勢圖,不禁讓人回想起2013年。今年鯉魚價格的走勢和2013年是何等相似,9月份開始大幅下降,之后一 [查看詳情] |
“鯉魚急性爛鰓”不用怕,通威“鯉鰓健”一站搞定它! [閱讀率:10025] | 12-13 |
隨著水產養殖集約化的發展,多年來河南沿黃鯉魚養殖區域連續暴發大規模的鯉魚急性爛鰓病,每年鯉魚損失幾百萬斤,嚴重制約鯉魚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尤其是2013年6月該病在河南吉利市場大面積集中爆發,短時間內死亡幾百萬斤魚,引起了行業關注!磅庺~急性爛鰓病”來勢迅猛,傳染性強且死亡率極高,而且征兆癥狀也不太明顯,一旦發病即無有效治療措施,往往使廣大養殖戶不知所措,造成極大經濟損失。尤其在疾病流行的5-6月份,“談鰓色變”成為了鯉魚養殖者的真實寫照。近幾年,不斷有專家教授對該病進行診斷研究,但說法不一,有人說是鯉魚皰疹Ⅲ型病毒引起的,也有人說是水質惡化引起的,還有人說是柱狀黃桿菌引起的,其中最為流行的說 [查看詳情] |
只做了一個改變,鯉魚鯽魚混養塘畝效益竟達一萬六 [閱讀率:14169] | 11-22 |
黑龍江省尚志市尚志鎮紅光村程德有的一口30畝的混養池塘,作為分臺投食的試驗塘,分別投喂適口的鯉魚、鯽魚料,養殖一年,所有養殖魚類全部干塘銷售,取得規格整齊、高產、高效益的好效果,F將養殖情況介紹如下。一、池塘條件30畝標準池塘一口,平均水深2.5米,水源為河水、水庫水,注排水方便。池塘無淤泥、當年剛清完淤。配備10臺3千瓦葉輪式增氧機。搭建2個投食臺,間距10米以上,配置120千克容量投飼機2臺。二、苗種放養[imG]upload/article/a2016112215560611.jpg[/imG]三、飼養管理1、投餌 選用通威鯉魚成魚料102#投喂鯉魚和草魚。初期料徑3.5毫米,尾重1.25 [查看詳情] |
鯉魚養殖業深陷泥沼,天津海大“二茬魚”模式打破僵局 [閱讀率:10985] | 11-09 |
文 | 圖 天津海大 高正勇由于鯉魚具有耐寒、耐堿、耐低氧、病害少的特點,成為北方主要的養殖品種。鯉魚在我國已有4000多年的養殖歷史,詩經《衡門》中提到“豈其食魚,必河之鯉”。鯉魚是我國流傳范圍最廣的吉祥物,早已成為一種文化印記,深深地刻畫在每個國人心中。然而近年來,鯉魚消費市場萎縮,商品魚價格始終在養殖成本邊緣徘徊,再加上病害肆虐,一度讓鯉魚養殖業陷入困境。[b]1、鯉魚傳統養殖模式分析[/b]北方地區鯉魚養殖普遍采用春放秋捕,一年養一茬的傳統模式。開春3-5月份放養0.1-0.5斤/尾的苗種,4月下旬開始投喂鯉魚顆粒料,待魚體規格達到2.2斤/尾時上市。上市時間集中在9月份以后,有部 [查看詳情] |
鯉魚行情不好又如何?高產模式讓利潤有保障! [閱讀率:8933] | 11-06 |
近幾年來,河南鯉魚行情起伏較大,2013年底到2014年初出塘價低至3.7元/斤,80%以上的養殖戶出現嚴重虧損;2015年4-6月出塘價保持在6.0元/斤,最高達7.0元/斤,80%以上的養殖戶盈利;進入2016年,魚價持續維持在5.0元/斤上下,養殖利潤大幅縮水,目前跌至4.3元/斤,多數用戶處于虧損邊緣。在此背景下,很多人陷入了迷茫,認為養鯉魚不但賺不到錢,搞不好還得賠錢。其實,只要改變模式、提高產量、控制成本,養殖鯉魚依然可以賺取高利潤。[imG]upload/article/a2016110621531374.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611062 [查看詳情] |
鯉魚價格持續低迷,養殖戶如何才能保障利潤? [閱讀率:24068] | 11-02 |
近幾年鯉魚行情持續低迷,價格低,發病率、死亡率高(尤其是鯉魚急性爛鰓。,養殖風險大,許多養殖戶處在虧損不盈利的邊緣。2016年,河南鯉魚塘頭價進入5月份以來維持在5.0元/斤上下;6月初有所上漲,最高價在5.5元/斤左右;進入7月開始持續下跌,直到9月初才出現小幅短期回升,而后一直下跌至現在的4.3元/斤,其價格走勢見下圖:[imG]upload/article/a2016110208471486.png[/imG]縱觀整個河南鯉魚養殖,除濟源地區外,絕大多數池塘面積在10畝/口左右,放養密度在1500-2200尾/畝,單產在3500斤/畝左右,一般全部養殖成本在4.0-4.2元/斤。若按 [查看詳情] |
雖然發病高峰期已過,但不得不提鯉魚皰疹病毒病 [閱讀率:9385] | 10-31 |
鯉魚是淡水養殖品種中公認的抗病能力強、生長速度快、餌料系數低且極好飼養的一種魚類,該品種早已被廣大漁民所接受。然而,近幾年一種急性、大面積爆發的疾病——急性鰓壞死。ㄓ械牡貐^稱為皰疹病毒。﹨s讓廣大的鯉魚養殖戶為之色變,損失慘重。據黃河魚病研究所提供的消息,目前精養鯉魚的地區又開始暴發鯉魚急性鰓壞死病。據屈新家所長介紹,此次發病與往年有所不同,今年主要表現為發病早,來勢急、治愈難、死亡率高等特點。一、癥狀病發病初期無明顯癥狀,2-3天發展為中后期,即大批死亡,死亡率高達70%以上,嚴重時可造成毀滅性死亡。發生該病的全過程為,初期吃食正常,食欲無明顯變化,病魚體色發黑,尤其頭部甚重,其它無明顯 [查看詳情] |
鯉魚皰疹病毒病蔓延北方,養殖戶如何破局? [閱讀率:9170] | 09-24 |
近幾年北方鯉魚養殖區域開始流行一種潛伏期短、爆發性強、死亡率高的疾病,目前被稱之為“鯉魚皰疹病毒病”,只流行于鯉魚,不感染其他魚類。此病一般流行于春末夏初和初秋兩個階段,水溫在23℃-28℃為易爆發階段。時至9月,天津、唐山等鯉魚養殖集中區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發病高峰,對于此病如何防控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只對個人觀點進行分享,僅供參考。1、流行季節:整個養殖階段均有發生,但春末夏初、初秋,水溫在23℃-28℃為易爆發階段。2、癥狀:A、部分魚體發黑、頭部塌陷、眼睛內陷,呈現“骷髏頭、扣扣眼”的癥狀;[imG]upload/article/a2016092423154449.jpg[/imG]B [查看詳情] |
沈陽地區鯉魚細菌性疾病診斷案例分享 [閱讀率:9523] | 09-02 |
鯉魚(Cyprinuscarpio)是我國淡水魚中主要的經濟魚類之一,其適應性強,耐寒、耐堿、耐缺氧的特點使之成為了分布最廣的養殖魚類。北方地區作為鯉魚養殖的主要區域,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鯉魚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養殖密度不斷增加,但隨之而來的是鯉魚養殖過程中的病害層出不窮,細菌和病毒成為困擾鯉魚養殖的主要病原! 2016年8月初,沈陽地區某池塘養殖鯉魚發病死亡,病魚有趴邊、腹部出血、臀鰭、鰓蓋出血、肛門紅腫、爛鰓、鰓絲發白、有雜質附著、少數眼球凹陷等病癥。恰逢發病期間是鯉魚病毒暴發的高峰期,養殖戶根據臨床癥狀,憑經驗認定為病毒病,并按照病毒病防治方法處置,但效果不佳。為了查明真正 [查看詳情] |
池塘養殖鏡鯉鯉春病毒血癥病毒檢出一例 [閱讀率:17732] | 08-04 |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西來鎮一鏡鯉養殖池塘,面積4畝,平均水深1米,2臺增氧機(見圖1)。2015年5月份放鏡鯉水花80萬,后來賣了一部分魚苗,剩下的留在塘中養成魚。2016年4月中旬開始發病,發病時塘中鏡鯉平均規格2.5斤/尾,水溫約17℃。開始每天死亡1~2尾,隨后死亡量逐漸上升,到4月底發病最嚴重時,每天死亡幾百斤,整個池塘總共死魚2000多斤。發病期間用過調水藥和殺菌藥,均無明顯效果。進入5月份后,水溫上升,死亡量開始下降。 5月15日到現場檢查,測定水溫20.9℃,水質指標:溶解氧5.07mg/L、pH值8.0、氨氮1.2 mg/L、亞硝酸鹽0.05 mg/L。塘中有少量 [查看詳情] |
網箱養殖鯉魚鯉春病毒血癥病毒檢出一例 [閱讀率:16270] | 07-15 |
云南省紅河州個舊市黃草壩鄉一河區網箱養殖鯉魚魚種,網箱規格6m×12m×3.5m,水深約70m,無增氧設備(見圖1),2016年4月27日一次性放規格500尾/斤的鯉魚共145斤。放魚時水溫約24℃,從進苗后開始有零星死亡,每天1~2尾死亡,后來每天死亡5~6尾,嚴重時一天死亡600多尾,整個網箱的魚吃食正常,每天喂6餐,未用藥。 5月25日到現場檢查,測定水溫26.8℃,前一天死亡20多尾。見網箱中飄浮著兩尾病魚,其中一尾魚側身游泳魚,另外一尾豎著打轉,用抄網將兩尾病魚撈起,外觀兩尾病魚體色發黑,側身游泳的魚體表出血(見圖2);豎著打轉的魚眼球突出(見圖3),腹部膨大,肛門發 [查看詳情] |
網箱養殖鯉魚種急性發病死亡,檢出錦鯉皰疹病毒一例 [閱讀率:12996] | 07-07 |
云南省紅河州個舊市黃草壩鄉一河區網箱養殖鯉魚魚種,網箱規格6m×12m×3m,兩個網箱,水深約70m,無增氧設備(見圖1)。2016年4月20日一次性向兩個網箱中放規格250尾/斤的鯉魚共13萬尾,投喂配合顆粒飼料,放苗后殺過蟲。 5月20日開始出現死亡,當天死魚50多尾; 5月21日,死魚200多尾; 5月22日,死魚500多尾; 5月23日~24日,每天死魚700多尾; 5月25日到現場檢查,測定水溫27.2℃。病魚不沉箱、靠邊、不吃料、有的慢游。從網箱中捕撈起6尾發病魚,外觀眼球凹陷,其它無明顯病變(見圖2)。解剖見 [查看詳情] |
鯉魚急性爛鰓防治策略 [閱讀率:38587] | 07-06 |
鯉魚急性爛鰓,很多地方又稱鯉魚皰疹病毒,目前已成為鯉魚養殖的頭號殺手,很多養殖戶都是談“鰓”色變。尤其是近幾年,在我國鯉魚集中養殖區比如河南、天津、東北等一些省份都大面積暴發,發病快,死亡率高,很多死亡率都在50%-80%,有些處理不及時甚至達到全軍覆沒。一、流行情況該病多發生在水溫20度以上,春夏或是夏秋季節變換之間,該階段氣溫不穩定,水質突變,也是一個誘導因素。目前從發病池塘來看只感染鯉魚,同池塘草魚,花白鰱不發病,當然該病有時也會感染鯽魚,但是目前在北方不是太常見。從3、4公分的鯉魚苗到成魚都會感染。發病周期5-7天,一般發病3、4天會是死亡高峰期。二、臨床癥狀病魚體色發黑,在水面或池 [查看詳情] |
成功處理水質變化、二茬魚吃料蔫案例 [閱讀率:13453] | 06-22 |
客戶基本信息沈陽市遼中潘家堡,佟老板全鱗二茬魚池塘池塘面積:28畝水深:1.4米主養魚:全鱗鯉魚5萬尾,當前規格大約1.2斤[b]問題描述[/b]近期由于天氣多變,魚上臺總是不理想。佟老板按照多年的老方法——抽池塘老水50cm,加入新水50cm。效果是有,但吃料依然發蔫,且兩、三天后就又不上臺吃料!目前正是二茬魚長魚高峰季節,耽誤一天吃料,就意味著少長一天魚。對于佟老板說一天就少長將近900斤魚!按5元/斤來計算,就少收入4500元!所以佟老板格外著急!6月15日,陳川老師來現場查看情況。[imG]upload/article/a2016062218315450.jpg[/imG]前兩天佟老 [查看詳情] |